根据国联证券计算,到2025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73万辆,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,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73万辆,预计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84万辆,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。假设2022~2025年车桩比例为3:1,假设2025年车桩比例为3:1,假设车桩比例为2025年车桩比例为37.3%。
2021年,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分别占43.8%和56.2%。由于新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公共充电桩上,我们预计公共桩的比例将增加到45%~50%;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,私人桩的建设比例也将增加。因此,假设公共/私人桩分别占202年至2025年的45%/55%。
在公共充电桩领域,2018年以后,国内直流桩与交流桩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:6。由于直流桩的高充电效率,可以缩短充电时间,提高利用率,直流充电桩的比重将继续上升。因此,我们保守地认为,直流充电桩在202年至2025年中的比例为45%。假设单个公共直流/交流桩的投资分别为10万元和0.5万元,私人充电桩的投资约为0.3万元。
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:快充和慢充。
俗称快充的直流充电桩
适用于公交车、公交车、出租车等成本高。适用于公交车、公交车、出租车等集中运维场景。DC充电桩通过自己的AC/DC充电模块完成变压整流,将输入的交流电流转换为有轨电车所需的DC电流。功率通常超过60KW。到2020年,DC桩功率将达到131KW。我们预计到2025年,DC桩新增安装功率将达到166KW。DC桩对电网要求较高,需要建立专用网络,配备谐波抑制装置等设备。因此,它们大多配备在集中充电站,由运营商统一管理。DC桩需要大型变压器和交流和DC转换模块。60KWDC桩的综合成本约为1.13元/W。
·俗称慢充的交流充电桩
适用于公共停车场、大型购物中心和社区车库,技术成熟,壁垒低,施工成本低,但充电效率低。交流桩对电网改造的要求较低。首先,电网的交流电源需要通过车载充电器(OBC)进行变压和整流,转换为直流电源,然后对汽车电池进行充电。因此,充电速度慢,充电时间一般为6~8小时。
目前主流是慢充。
根据充电模式的分类,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总量主要是交流充电桩。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,2021年中国交流桩数量为214.7万台,DC桩数量为47万台。根据充电场地的分类,私人桩主要为交流充电桩,交流桩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,电池损耗较小,满足消费者长期使用汽车充电的需要。公共桩也有DC桩和交流桩,近年来公共交流桩和DC充电桩的比例保持在6:4左右。一方面,DC桩的施工成本较高,导致数量较低;另一方面,目前的充电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计划充电和紧急充电的需要。因此,6:4的比例符合当前市场的合理性。然而,由于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增加,预计未来两年DC快速充电桩的比例将增加。
总体情况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。
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充电桩的需求。
根据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和充电联盟的数据,截至2021年底,全国新能源汽车拥有量为784万辆,同比增长59.3%;随着未来充电桩需求的不断提高,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拥有量将进一步扩大。充电量继续快速增长,充电需求加速。
根据充电联盟数据,2021年中国总充电量达到11.5亿kWh,同比增长58.0%;与2020年相比,月度水平提高,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。从充电桩分布的角度来看,广东、江苏和四川在全国处于同一趋势。在终端流量方面,电流主要是公共汽车和乘用车。
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石,战略地位升级,新基建赋能。
充电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补充能源的主流方式,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充电桩的需求。2021年,中国拥有261.7万个充电桩,同比增长55.7%。充电桩作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战略地位将在稳定增长的主线下升级。
汽车电气化加速,将迎来新一轮的充电桩建设和运营浪潮。
充电桩的建设通常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。目前,由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超出预期,未来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行规模也将加快。根据我们的计算,根据3:1车辆桩比率,到2025年,充电桩的权预计将达到930万台,4年的CARG预计将达到37.3%,充电桩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678亿元。根据0.5元/千瓦时的服务费,预计到2025年,服务费收入将达到729亿元,4年内CAGR收入将达到48.2%。
高压快充将为新能源汽车和充电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
高压快速充电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和快速充电问题,这已成为未来能源补充技术发展的新趋势。相应的800V高压平台模型和高压大功率超充电网络正处于加速布局阶段。考虑到充电桩端子的成熟度高于汽车端子,我们认为高压快速充电桩将是个规模建设,并带来新的需求,如高压充电模块和继电器;此外,快速充电比例的提高可以提高运营商的盈利能力,并将加速运营商利润拐点的到来。